普京說:“俄羅斯不允許美國從實力地位的角度同俄羅斯談話"
話說得很重,不過從理性的角度分析,俄羅斯是否有這樣的底氣和美國叫板,是個問號。
從軍事實力上來說,是有這樣的能力。可是,從經濟實力方面看,似乎有點力不從心。
一、
時間回到2014年,因為“克里米亞事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俄羅斯進行了經濟制裁,俄羅斯經濟受到重創,第二年GDP增長為-2.8%。
數據來自於IMF,其實在經濟制裁之前,俄羅斯的經濟還算不錯,起碼保持正成長,制裁之後外資撤退,以及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受阻,這兩個影響足以讓俄羅斯喘不過氣來了。
俄羅斯經濟結構很單一,GDP成長的動力主要依靠能源出口,比如石油、柴油、及石油製品占出口的53%,其他能源佔10.70%。
也就是說,能源相關產品佔總出口的65.7%,出口又佔GDP的30.74%。經濟很不平衡,只要國際稍微制裁,不向俄羅斯買石油,經濟馬上下滑。2015年俄羅斯進出口貿易額為5304億美元,同比下降33.2%。
世界有不少的石油產油國,例如沙特、阿聯酋、伊朗等中東國家都是靠石油出口維持國家經濟的,俄羅斯的石油可替代性很高。
更嚴重的是,盧布兌美元匯率從33盧布兌1美元迅速貶值到68盧布兌1美元,貶值率達到103%。直接導致進口商品價格大漲,影響到了國民生活水準,同樣的東西卻要花更多的錢購買。
時至今日,俄羅斯經濟還沒有起色,與2015年的那次經濟制裁有很大的關係。
二、
俄羅斯擁有世界最大的國土面積,科技發達,軍事實力第二,為什麼經濟一直萎靡不振?
這就要從冷戰時期說起了,那時的蘇聯在軍事實力上和美國差不多,可是在經濟實力上,雙方差距是很大的。
美蘇爭霸,雙方不斷提高軍費,在不打仗的情況下,錢多的一方就佔據時間優勢。
根據1975年的公開資料,蘇聯當年的GDP為6859億美元,美國為16889億美元,蘇聯只有美國的40%。這也就是為什麼拖到最後,蘇聯走向解體。
很大的原因就是經濟無法與美國抗衡。
有西方學者統計,1963-1973年,蘇聯軍費開支總額為6740億美元,年增長率為3%,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大於15%,而美國軍費開支佔國民生產總值,最高峰的時候是在越戰期間,也才9%左右,然後開始逐年遞減,到了1977年佔5.4%。
實際上,蘇聯冷戰時期的軍費支出十分誇張,曾經的蘇聯外長說了個準確數字,軍費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9%。
也就是說,俄羅斯把錢都花在軍事上了,經濟方面一直忽視。
三、
當時的蘇聯走錯了關鍵一步,落入與美國軍事競賽的陷阱,忽略了經濟發展,這是犯了嚴重的錯誤。
蘇聯的國土面積地廣物博,含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那時靠著發展重工業,達到美國GDP的40%。
可是農業、輕工業嚴重落後。
蘇聯實行計劃經濟,民生用品、農業生產需要國家下達命令才能生產,這樣風險很大,只要盧佈出現貶值,進口受阻,國內又沒有物資儲備,老百姓生活就變得困難。
當時如果放寬經濟政策,允許國民生產。以發展經濟為主,軍事次之的戰略,也許國家經濟就發展起來了。
國家經濟結構平衡發展的情況下,一般第三產業GDP的佔比會越來越高,第二產業的佔比保持第二。
石油、天然氣、柴油等相關的產業就是屬於第二產業,蘇聯擁有天然的優勢,這時開始經濟轉型,以第二產業賺來的錢帶動其他產業,同時投資國內基礎建設,相信局面不會這麼糟糕。
可以說,蘇聯的經濟結構是沒有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
如今接收蘇聯時期大部分資產的俄羅斯,還是沒有調整過來,還是處於第二產業佔比超高的經濟結構。
相反,美國也是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礦產資源中已探明煤的儲量最多,為4910億噸居世界首位。其中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鉀鹽、磷酸鹽、硫磺等礦物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可是,自然資源對美國的長期經濟增長佔比非常低。
主要是靠服務業推動經濟增長,占美國GDP總量的80%。印度雙效威而鋼,犀利士,印度必利勁,雙效犀利士,印度萬艾可,印度果凍威而鋼,LOVEGRA女性偉哥,德國必邦,老中醫補腎丸,保羅V8,德國黑螞蟻,迷暈噴霧,deep sleep
中美上週日發表聯合聲明,兩國同意在今年年底啟動新一輪國際談判之前,提出更強有力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
新華社18日發布的《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下稱《聲明》)稱:“中美致力於相互合作並與其他國家一道解決氣候危機。”根據《聲明》,兩國還同意討論具體的減排行動,包括儲能、碳捕獲和氫能發展。中國已經承諾採取更多行動,以實現2060年的“碳中和”目標。
而此前在16日下午舉行的中法德領導人視頻峰會上,三國領導人已就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中歐關係、抗疫合作以及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新華社稱,這再次彰顯中國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清潔美麗世界的堅定決心。
同時,前述《聲明》強調,中美兩國均期待4月22/23日美國主辦的領導人氣候峰會。雙方認同峰會的目標,即在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前提高包括減緩、適應和支持的全球氣候雄心。
復旦大學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劉永濤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應對氣候變化是中美雙方都有意願進行合作的一個領域。“這是一件好事,不僅對中國有益,也對全人類有積極意義。”劉永濤稱,“應對氣候變化已被全面納入我國'十四五規劃',這是會積極推進的一件事。從中美合作來看,這需要雙方的信任、誠意和努力。”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員李想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法德領導人視頻峰會談到氣候變化的內容,再加上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的發布,這傳達的信號很明顯。氣候變化仍是全球共同關切的一大話題。”
李想分析稱,“中國向世界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即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上,我們願意和全球各國展開積極合作。我國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是我國對氣候變化做出的莊嚴承諾,且展現了踐行承諾的意願。”
多國一道解決氣候危機
根據聯合國官網的數據,新冠病毒危機並沒有減緩氣候變化的趨勢。去年大規模的全球經濟封鎖並未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峰值。相反,排放量在繼續創造新的記錄。1990年至2019年,全球化石能源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了62%。2016~2020年的全球平均氣溫預計將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比1850~1900年要高出約1.1攝氏度。
《聲明》稱,中美致力於相互合作並與其他國家一道解決氣候危機,按其嚴峻性、緊迫性所要求加以應對。這既包括強化各自行動,也包括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等多邊進程中開展合作。
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確立了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遠低於2攝氏度的目標,並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聯合國指出,若要實現這一目標,轉型行動不能再推遲了。否則,到2050年,面臨洪災風險的人數將從目前的12億人增加到16億人。
“走向未來,中美兩國堅持攜手並與其他各方一道加強巴黎協定的實施。”《聲明》表示,“為此,雙方承諾繼續作出努力,包括在巴黎協定框架下21世紀20年代採取提高力度的強化行動,以使上述溫升限制目標可以實現,並合作識別和應對相關挑戰與機遇。”
劉永濤對第一財經表示:“氣候合作是中國願意積極參與的領域,但我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談氣候問題時,總會涉及到對經濟發展的考慮。我認為,中方已經充分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有自身的節奏和步驟,以逐漸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時間表。”
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政表示,我國還處在發展過程中,從能源角度來講,能源需求和電需求還會增加,“這意味著我們要區分增量和存量,增量要盡量拿新的、綠色可再生能源滿足,不要再生產更多用化石能源的設施,避免資產擱淺和資本沉沒。另一方面,存量替代。在實現碳達峰後,再慢慢發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存量部分。”
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徐林也認為,要想推動綠色產業發展,需要進行有效的國際合作。“在綠色低碳領域,雖然我們要追求自主創新,但其他國家掌握著一些現成的技術。我一直認為,我們過去的氣候國際合作的談判更多是關於碳減排目標的設定、誰承擔多大的責任等,但今後,我們可以在減排領域談技術、產品、服務的貿易投資自由。”他稱。
氣候變化領域需要國際合作
《聲明》提出,中美將採取其他近期行動,為解決氣候危機進一步作出貢獻。兩國都計劃在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之前,制定各自旨在實現碳中和/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長期戰略。兩國計劃採取適當行動,盡可能擴大國際投融資支持發展中國家從高碳化石能源向綠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轉型。雙方將分別執行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中所體現的逐步削減氫氟碳化物生產和消費的措施。
曾在國際能源署(IEA)工作過的李想表示:“中國提出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對整個經濟和產業結構、對經濟發展的方式,以及對能源領域都意味著系統性變革。目前來講,我們國家60%能源消費依賴煤炭,對天然氣和石油進口上依存度也很高,因此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但同時,我們可以藉此倒逼經濟結構的改善、調整生產方式,因此可以說機遇和挑戰並存。”
美國國家可持續發展中心總裁方洪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個國家能源轉型中如果不使用化石能源,需要其他可再生能源代替,但代替要經歷一個過程。“當前人們說要從傳統汽車轉向電動汽車也是相同道理,這需要很多年的磨合。”他稱,“每一個國家在轉型能源結構的時候,都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但是,排放總量能否控制住,這是政府要做的決定。只要能夠每一年逐漸地控制總量,這對人類社會就是一大貢獻。”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頒布了多個有關氣候變化的總統令。比如,美國宣布重返《巴黎協定》,並修改及頒布了新的《清潔空氣法》。在拜登政府試圖推動的基礎設施建設法案中,也包含對清潔交通和低碳轉型等綠色經濟的投資。
李想認為:“我認為美國釋放的信號是相當積極的。中美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也是經濟體量最大的兩個經濟體,這兩個國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共同發聲,對未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相當有利。”
《聲明》提出,中美將在聯合國氣候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前及其後,繼續討論21世紀20年代的具體減排行動,旨在使與巴黎協定相符的溫升限制目標可以實現。這包括工業和電力領域脫碳的政策、措施與技術,包括通過循環經濟、儲能和電網可靠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綠色氫能;增加部署可再生能源;綠色和氣候韌性農業;節能建築;綠色低碳交通;關於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合作;關於國際航空和航海活動排放合作;其他近期政策和措施,包括減少煤、油、氣排放。
李想表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減排中承擔著“共同且有區別”的責任。“對中國來講,我們更大的挑戰是,在面對氣候變化表明雄心的同時,如何確保能源供應的安全,並保證經濟發展的平穩可靠。在這個方面,我們可以和美國合作的領域有很多,包括先進的能源技術以及對清潔能源的投資。”他說。
李想提出
台積電的實力
提起台積電,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廠,在半導體行業擁有極高的話語權。相關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20年裡,台積電一共拿下了超過56%的芯片代工市場份額,大約是第二名三星的三倍,其恐怖實力可見一斑。
那麼台積電為什麼會這麼強大呢?其實答案很簡單,一方面是因為起步比較早,擁有深厚的技術底蘊;另一方面源自於台積電深受各大客戶青睞,並且供應商也都是全球頂尖的巨頭。比如說ASML就是台積電光刻機最主要的來源,它每年都能買到數量足夠的光刻機產品。
要知道,我們國內大陸的芯片代工廠從ASML進口一台光刻機都不容易,而台積電要多少就有多少,這種區別直接導致了雙方實力的差距。再加上台積電平時都是向蘋果、高通等巨頭供貨,自然會獲得非常可觀的營收和利潤,其實力只會越來越強。
就目前的芯片代工市場而言,除了三星之外,台積電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競爭對手。而三星與台積電相比,差距也很明顯,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彌補。雖然三星在芯片製造工藝技術方面已經不落後於台積電了,但是二者的綜合實力依然不在一個檔次上。
由此可見,放眼整個半導體行業,台積電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很多芯片設計巨頭也都離不開它。美國的蘋果、高通等公司就不多說了,我們國內的華為也是典型的例子,身為台積電曾經的第二大客戶,二者的合作中止之後,反而是華為受到的影響更大。
正慢慢撇清關係
大家都知道,由於台積電離不開美國技術的支持,會受到芯片規則的約束,所以早在去年下半年,華為與它的合作就不復存在了。這對於雙方而言,都是一個不小的損失,華為需要台積電的芯片代工,而台積電也需要華為的訂單,卻礙於規則不能合作。
為此,台積電曾多次向米國提出申請,希望恢復供應華為,以保證自身的發展。但可惜的是,米國的態度非常堅決,台積電的申請無一例外都以失敗而告終,它與華為的合作關係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後來的一段時間裡,台積電仍然沒有徹底放棄華為,它先後做出了很多行動來爭取出貨華為的機會,只是一直未能奏效而已。不難看出,其實台積電並不想失去華為這個客戶,雖然它所做的一切主要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著想,但是至少能給華為提供一些幫助。
然而進入到2021年之後,台積電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變化,或許是明白了事不可為,於是台積電就選擇了與中國企業撇清關係。根據國內媒體最新報導稱,除了華為之外,台積電又拒絕了一家中國芯片公司飛騰的合作,不再為它代工任何芯片。
這意味著台積電正在慢慢撇清關係,開始尋找其它的發展方向,因為台積電覺得米國的規則無法更改,與中國企業合作不會收穫什麼好的結果。從之前的力挺華為,到現在的撇清關係,不得不說台積電的變化是真的快,但我們國內卻無法改變什麼。
與此同時,台積電與米國的關係越走越近,之前製定的赴美建廠計劃也準備執行了。在台積電看來,米國才是最適合發展的市場,雖然米國對芯片的需求並沒有我們國內高,但是不會受到任何限制,這是台積電最關心的地方。
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台積電對國內企業的態度已經和之前不一樣了,不管是華為,還是其它公司,想要與之合作都沒有那麼容易。其實台積電本質上也屬於中國企業,只是含有美國技術而已,它這樣做除了會引起眾怒之外,不會帶來任何好處,希望它能明白。印度雙效威而鋼,犀利士,印度必利勁,雙效犀利士,印度萬艾可,印度果凍威而鋼,LOVEGRA女性偉哥,德國必邦,老中醫補腎丸,保羅V8,德國黑螞蟻,迷暈噴霧,deep sleep,乖乖水,加拿大VIMAX增大丸,Wenick man陰莖增大膠囊,美國VVK增大丸,MAXMAN增大丸,泰馬增強丸,泰國馬力,泰坦凝膠,TITAN GEL,
1993年,就在鄧公發表南巡講話的第二年,43歲的郭台銘在深圳有關部門陪同下來到龍華鎮為企業選取新的生產基地。
5年之前,郭台銘在深圳創辦了深圳海洋精密電腦接插件廠(富士康前身),成為首批入駐大陸的台資企業之一。
站在龍華鎮一處山頭,陪同官員隨口詢問郭台銘打算要多少畝土地做廠房?他指著面前一片荒蕪的土地,豪氣地說:“看得見的地,我全要了!”
此時的富士康還不像今天這麼有名,在許多人眼裡只是個做電腦配件的普通台資企業。
陪同的官員嚇了一跳,覺得這位台商口氣有點狂,可郭台銘笑著說:就怕這些地還不夠富士康發展用的。
狂歸狂,可人家畢竟是台商,政治效應遠大於經濟效益。隨行人員不敢怠慢,趕忙將情況匯報到了上面,順利獲批。
三年後,佔地1000多畝的龍華工業區正式成立,也就是今天擁有30多萬員工的富士康工業園區。從工廠南門騎車到北門,需要耗時30分鐘,可見面積之大。必利吉,日本藤素,汗馬糖.「汗馬糖」馬來西亞進口30顆悍馬糖Hamer candy補充精力延時助勃 必利勁 印度壯陽藥 春藥
這是郭台銘在大陸最早興建的廠區,也是他創業後傾注心血最多的地方。
此後數年,郭台銘以深圳為中心,將企業從珠三角輻射到長三角,從沿海轉入內陸甚至海外,靠著給大牌企業做代工,逐漸建立起擁有一百多萬員工,產值數千億的“代工帝國”富士康。
今天,富士康每條生產線平均每小時能生產近600台智能手機,世界上每七部iPhone,就有一部來自於富士康的生產。
創業47年,從貌不驚人的“塑料加工小哥”搖身成為身價百億美元的台灣首富,郭台銘近半個世紀的打拼史相當精彩。
有人說他是冷酷專制的“霸道總裁”,也有人說他是有眼光、有膽識的管理大師,還有人說他是言不由衷的“花花公子”。
郭台銘說話也時常矛盾,常自詡是山西人,動不動就捧著“忠孝禮義”給自己貼金,可也會說出“商人無祖國,哪有市場哪就是祖國”,還有“大陸需要我,我不需要大陸”之類的話。
如今,71歲的郭台銘已經走下高壇。
02
1950年10月8日,新北市板橋路上,一座名為“慈惠宮”的媽祖廟內忽然傳出響亮的嬰兒啼哭聲,蝸居在此的小警察郭齡瑞一家降生了名男嬰。
面對窘迫的生活,郭警官給兒子起名“郭台銘”,表示不忘這段刻骨銘心的歷史。
郭齡瑞是山西省晉城縣人,當過兵,後畢業於中央警官學校,1948年隨國民黨敗軍撤到台灣,無權無勢的他既買不起房,也沒分到宿舍,和妻子只能棲身在警局附近的媽祖廟內。
童年時,郭台銘和弟弟妹妹因是外鄉人,常被同齡人欺負,可無論對方有多少人,被打得多慘,他都會紅著眼睛,抄起拖鞋和對方死磕到底。
在家裡,軍人出身的郭齡瑞採取準軍事化管理,孩子們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睡覺,都有嚴格的作息制度,這讓郭台銘身上除了股狠勁,還有凡事必須遵循制度的意識。
1966年,16歲的郭台銘因家境貧寒,靠半工半讀在“海事專科學校”讀完書,轉身又服了兵役,之後到復興航運公司當業務員。
21歲時,郭台銘進入台北一家藥廠做業務員,因做事勤快,很快博得同在藥廠實習的一位名叫林淑茹的姑娘芳心。
年輕時的郭台銘高大帥氣,嘴巴又甜,林淑茹貌美如花,又溫柔似水,倆人很快墜入情網。
接觸不久後,郭台銘嚇一跳,才曉得人家不僅是台北醫藥院的高材生,還是香港巨富林百欣的掌上明珠。
如此懸殊的家世背景,自然讓林家極為反對,想盡一切辦法阻撓兩位年輕人在一起,連郭台銘的父母都站出來表示不敢高攀這門親事。
可林淑茹認定郭台銘是自己的“真命天子”,不論家裡怎麼苦勸,絲毫不讓步,郭台銘更覺得找到林淑茹是老天對自己的眷顧,也毫不妥協。
1975年,25歲的林淑如不顧家人反對,和郭台銘最終“奉子成婚”,結束了5年的戀愛長跑,步入到婚姻的殿堂。